從“2015年1-7月鐵合金產量及同比增長表”可以看出,今年鐵合金累計產量僅1-2月份累計產量微幅增長,從3月開始,同比均處于降低狀態,這是本網自2001年來有詳細數據記載以來的第三次持續降低。前兩次分別出現在2002年和2009年2-6月,而這兩次也恰恰分別是2001、2008年經濟危機后的次年。產量的持續降低,主要還是因為2015年市場需求的羸弱。
2015年1-7月鐵合金產量及同比增長表
月份 |
累計產量(萬噸) |
同比% |
2 |
525.548 |
+1.48 |
3 |
820.132 |
-4.85 |
4 |
1105.339 |
-4.55 |
5 |
1435.145 |
-3.38 |
6 |
1765.772 |
-2.74 |
7 |
2074.07 |
-2.49 |
2015年1-7月鐵合金累計產量2,074.07萬噸,同比降低2.49%;7月鐵合金產量311.52萬噸,環比6月降低9.29%,同比微增0.39%。
全國鐵合金累計產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然是內蒙古、廣西、寧夏、貴州、四川。其中,內蒙古、寧夏保持著14.4%、34.39%的高增長,四川稍增1.79%,而廣西、貴州分別降低0.18%、3.94%。廣西、貴州以錳系合金為主,而這兩個地區在生產成本方面并不占有優勢,南錳北移,寧夏、內蒙古成了替代南方錳系合金的接盤地,以致于產量出現增長。寧夏地區除了出現錳合金巨頭外,硅鐵合金爐子大型化,產能增量大。而內蒙古地區以其資源和政策優勢,除孕育了大量錳系合金、硅鐵的生產企業外,也具備了鉻鐵、鎳鐵等合金企業扎根成長的溫潤土壤,因而即便鐵合金市場低迷,但是其他地區項目慕名遷移至此,再加上本地項目的擴建,導致內蒙古地區鐵合金產量不降反而大量增長。
7月份鐵合金產量前五名是內蒙古、廣西、寧夏、貴州、青海。內蒙古7月產量48.36萬噸,環比降低7.24%,同比增長8.26%;廣西7月產量43.45萬噸,環比降低12.1%,同比小增0.12%;寧夏7月產量暴增,達到32.13萬噸,同比增長41.84%,環比增長2.94%;貴州7月產量27.71萬噸,環比降低4.78%,同比降低7.13%;青海超越四川、湖南榮登第五位,7月產量18.61萬噸,環比降低6.64%,同比增長8.59%。其中,寧夏7月鐵合金產量是前五名中唯一較6月增長的省份,而硅錳合金產量的增長助力了該地區鐵合金產量的增加。寧夏7月硅錳合金產量18.03萬噸,環比增長4.60%,同比增長59.24%。
7月份,硅錳合金產量91.65萬噸,環比降低8.84%,同比增長5.83%;1-7月累計產量595.95萬噸,同比降低1.96%。而月度、累計產量增長幅度均在兩位數以上的包括寧夏和內蒙古,廣西和湖南在豐水期優惠電價的支撐下,月度產量增長,累計產量仍降低。
硅錳主產區廣西以25.62萬噸居首位,同比增加6.55%;1-7月累計產量149.88萬噸,同比降低7.27%。
寧夏不僅月度產量增長59.24%,1-7月累計產量達到了101.78萬噸,同比增幅則高達67.34%,是所有產區增幅最大的一個。
湖南主產非標硅錳合金,7月產量10.51萬噸,同比增長9.28%;1-7月累計產量79.02萬噸,但同比降低15.7%。
內蒙古7月硅錳產量10.48萬噸,同比增長32.66%;1-7月累計產量77.97萬噸,同比增幅26.67%。
今年,硅鐵不管是月度產量還是累計產量,與去年同期相比,都處于大幅下滑狀態。7月硅鐵產量38.43萬噸,環比稍微增加0.79%,同比降低6.22%;1-7月累計產量260.77萬噸,同比降低11.77%。出現這種產量連續下降的局面,離不開產能過剩,需求遠低于市場供應,利潤薄弱,產能釋放率隨之降低。
作為硅鐵主產區的青海、寧夏、內蒙古、甘肅,1-7月累計產量,僅內蒙古出現了3.54%的增長,其他地區降幅都在10%以上。內蒙古以55.98萬噸的產量,排在各省市首位。
7月,硅錳、硅鐵產量合計130.08萬噸,占全國鐵合金產量的41.76%,較6月份的40.38%增加了1.38%,占比提高;1-7月硅錳、硅鐵產量共856.72萬噸,占全國鐵合金產量的41.31%,較6月微增0.40%。這主要是因為硅錳產量降幅稍小。
8月份鐵合金市場跌勢不止,產量仍將保持微降。只能寄望金九銀十的到來。